一、波長可調單色光源的組成
波長可調單色光源通常由以下核心組件構成:
1、光源模塊
(1)類型:氙燈、鹵鎢燈、氘燈、溴鎢燈等。
(2)作用:提供寬光譜的連續(xù)光輸出,覆蓋紫外(200nm)、可見光(400-700nm)、紅外(2500nm)等波段。
2、單色儀
3、濾光片輪
4、輸出系統
(1)類型:光纖耦合輸出、空間光輸出、積分球均勻光輸出。
(2)作用:將單色光高效傳輸至實驗裝置,適配不同應用場景。
5、控制與驅動模塊
(1)類型:全自動軟件控制、LabView驅動、ActiveX和DotNet模塊。
(2)作用:實現波長、帶寬、光強等參數的精確調節(jié)與自動化運行。
二、工作原理
波長可調單色光源通過光源發(fā)射、光譜分光、波長選擇和輸出控制四個核心步驟,實現寬光譜范圍內任意波長單色光的精確輸出。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詳細解析:
1、光源發(fā)射
(1)光源類型:采用氙燈、鹵鎢燈、氘燈等寬光譜光源,覆蓋紫外(200nm)、可見光(400-700nm)、紅外(2500nm)等波段。
(2)作用:光源發(fā)射包含多波長的復合光,為后續(xù)分光提供輸入。
2. 光譜分光
(1)分光元件:使用光柵或棱鏡作為分光元件。
(2)原理:復合光進入單色儀后,光柵將光分解為連續(xù)的光譜,形成按波長排列的光帶。
(3)類比:類似于彩虹的形成,光柵將復合光“展開”成不同顏色的光帶。
3. 波長選擇
(1)波長篩選:通過旋轉光柵或移動狹縫,選擇特定波長的光通過,阻擋其他波長。
(2)關鍵參數:
a:波長分辨率:可精確到1nm以內。
b:帶寬調節(jié):可設置0.1-30nm的帶寬,控制輸出光的純度。
(3)實現方式:
4. 輸出控制
(1)輸出方式:
a:空間光輸出:直接輸出單色光束。
b:光纖耦合輸出:將單色光耦合到光纖中,便于傳輸。
c:積分球均勻光輸出:通過積分球實現均勻光分布,適用于大面積照明。
(2)光強調節(jié):通過控制光源功率或調節(jié)狹縫寬度,實現輸出光強的連續(xù)調節(jié)。
(3)穩(wěn)定性控制:采用閉環(huán)反饋系統,確保輸出波長和光強的長期穩(wěn)定性。
三、應用領域
1、科研領域
(1)光譜分析:研究物質的吸收、發(fā)射光譜特性。
(2)光學性質研究:分析材料的光學常數、折射率等參數。
(3)光化學反應:激發(fā)特定波長的光引發(fā)化學反應,探究反應機理。
2、工業(yè)檢測
(1)材料成分分析:利用特征波長檢測材料成分,如半導體摻雜濃度分析。
(2)表面缺陷檢測:通過特定波長的光照射,識別材料表面微小缺陷。
(3)薄膜厚度測量:基于干涉原理,通過波長調節(jié)實現納米級厚度測量。
3、教學實驗
(1)光學原理教學:直觀展示光的波長、頻率、能量等基本概念。
(2)物理現象演示:觀察光的色散、干涉、衍射等現象,增強學生對光學原理的理解。
4、生物醫(yī)學
(1)熒光成像:激發(fā)熒光染料,實現生物分子的高靈敏度檢測。
(2)光動力療法:通過特定波長的光激活光敏劑,治療腫瘤等疾病。
5、光電子器件測試
(1)光譜響應測試:評估光電探測器、太陽能電池等器件的光譜響應特性。
(2)光電轉換效率測試:測量器件在不同波長下的光電轉換效率。

波長可調單色光源示意圖

準直器組件示意圖

濾光片輪示意圖

光柵單色儀示意圖

紫外石英光纖示意圖

單色儀設置 400nm 波長曲線

單色儀設置 450nm 波長最大功率

單色儀設置700nm 波長曲線

單色儀設置700nm 波長最大功率

單色儀設置 1100nm 波長曲線

單色儀設置1100nm 波長最大功率